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

大公报|30年三代人 心血洒杏坛

当前位置: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>汽车 > 正文  2023-08-07 14:30:09 来源:大公报

“从初期在台湾办教育到在两岸创办十多所学校,外公王广亚一直都在不足五平方米的办公室工作,把积蓄都投放在教育方面,先后在台湾、河南、北京、内蒙古等地创办了多所学校,培养近百万名学生,将一生心血洒在海峡两岸教育事业,如今已是桃李遍天下。”王广亚外孙王新奇向大公报表示,“虽然外公已经去世,但我和母亲会继续传承家族的教育事业,秉持外公的教学精神,继续为两岸培养人才。”

初见王新奇,他正在郑州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办公室耐心地处理各种事务,办公室里挂着他与外公王广亚、母亲王淑芳、妻子程敏姿的合影。王新奇回忆外公曾给他讲过的创业故事。1947年,王广亚为谋生计,远赴台湾工作,由于当时台湾因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会计从业人员,王广亚于是以自己的会计专长开办了会计补习班。从借用校舍到建成学校,从寄人篱下到扎根立足,王广亚先后创办了台北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、桃园育达高级中学、台湾苗栗育达科技大学等学校,开启了台湾商业职业学校的先河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然而,故乡是永远的牵挂。王广亚远离故土40余载,一直牵挂大陆家人,多少个日夜隔海遥望,热血男儿流下思乡热泪。王新奇说,外公曾多次拜托国际友人到大陆寻亲,直到1984年母亲王淑芳从新疆去香港与外公相见,思乡之情得以缓解。

1990年,王广亚回到河南省巩义市海上桥村老家。“当时王广亚老先生默默站在老宅门口,许久未动,一语未发,只是静静看着。”该村村民刘伟回忆说,那时他只有十几岁,不懂这种久别再归时的复杂心情,只觉得奇怪,现在回想深有感触,家乡之情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。

年近古稀仍回乡办学

王广亚回故乡后,在海上桥村投资兴办了一所小学,还为乡村修桥修路、修建文化广场。后来,王广亚看到河南高等教育资源匮乏,很多适龄青年没有上大学,于是决定在家乡创办大学。“河南是我的故乡,我从小生于斯,长于斯。作为炎黄子孙,我对祖国、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,是祖国的改革开放给了我回归故里、报效乡梓的机会。我想把在台湾近半个世纪办学的成功经验带回大陆、带回河南,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。”这是1993年王广亚回乡创办学校时的感慨,虽年近古稀,但回报乡梓的创业雄心依然旺盛。

1993年王广亚投资2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在新郑龙湖镇创办郑州昇达经贸管理学院。从1993年1月与河南省政府接洽,到1994年9月23日迎来第一届近千名学生,昇达创办只用不到两年时间。王新奇说,外公早年虽因购地出现一些问题,并未打击他为家乡办校的决心,还亲自跑遍郑州、荥阳、新郑、中牟等寻找校址,直到在新郑市小乔乡(今龙湖镇)找到千亩土地。如今“昇达”已成为一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,已培养超过11万名毕业生。

王新奇表示,为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注册会计师等高级职业资格考试,学校专门设立“创办人特别奖奖学金”,奖励学习刻苦的学生10000元。

设奖学金资助困难学生

当年郑州“昇达”开始办学不久,王广亚知道部分学生因学费和生活费意欲退学时,便动员台湾育达高职的教职员工成立“育达支持昇达贫困学生认助金筹募委员会”,援助郑州“昇达”的困难学生。从1995年3月到1996年上半年共资助167252元,1998年台湾育达校友捐助了10万元。

为了充分利用台湾教育资源,促进豫台文化教育交流,王广亚当时提出让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学。王新奇表示,在各方面的支持下,2010年郑州“升达”与台湾苗栗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签订“派学生赴台交流学习”合作协议,“昇达”学生可到台湾“育达”进行插班学习,还可到当地企业参访。从2011年以来,“昇达”已经组织多批学生到台湾进行学业研习与教学交流。

王新奇说,大陆学生到台湾学习既能享受当地先进教育,了解台湾企业的运作方式,又熟悉大陆社会发展,毕业后出路更宽广。

此外,王广亚还积极推进“昇达”与美国、英国、俄罗斯等国家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,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。同时还先后在大陆创办内蒙古经贸外语学院、北京育达高级职业学校、郑州商学院等学校。

王广亚逝世后,王淑芳、王新奇母子接过办学的“接力棒”,将促进两岸教育和文化交流作为目标之一。

白天当办公桌晚上当床铺

“60多年前,外公淘的这张二手书桌,白天作为办公桌,晚上就成了床铺”。王新奇说,外公毕生致力于两岸教育事业,斥资创办这些学校毫不吝啬,却不舍得丢弃一张旧书桌。

1984年,王新奇的母亲王淑芳在香港与王广亚重逢后,便定居香港。“那时候母亲经常陪着外公在香港与大陆间穿梭,为了加快郑州‘昇达’的建设进度,特地从香港搬到郑州项目工地,与工人同吃同住,我被妈妈和外公那种执著的精神所感动。”王新奇说,慢慢外公年纪大了,无法奔波于台湾、香港与大陆之间,2010年他于是决定放弃香港的工作,去郑州参与“昇达”的学校管理。

王新奇说,当妻子程敏姿知道他要来大陆继承外公的教育事业后,也毅然辞去香港的银行服务及保险理财工作,带着女儿追随而来,参与到学校行政工作。

为积累开放办学、国际合作、教育交流的资源和经验,王淑芳的考察足迹遍布港台地区以及日韩等国。王新奇更是积极践行外公和母亲的办学理念,仅今年5月份就访问了韩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地多所高校,考察合作项目。

多年来,王新奇组织学校师生承办、参与了“孔子行脚”、“台湾大学生中原文化行”、“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”等活动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豫台教育交流之路。在王新奇看来,通过上述活动可以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,丰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。

这些年王淑芳年纪较大,王新奇开始全面管理学校事务。“2015年外公在离世前,创办‘昇达’登封校区是其最后一个心愿。”王新奇表示,目前他正努力推进“昇达”登封校区建设,有望明年完工并招生开学。

王广亚教学理念感动年轻人

8月正值郑州昇达经贸管理学院放暑假,但记者在一栋教学楼里看到很多便携式小马扎摆放于墙边,从旁经过的一位女生说,这些小马扎是同学们备战年底考研的神器,方便室外背诵学习。这位女生还说,她很喜欢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倡导的“勤俭朴实,自力更生”教学理念,不仅让她养成了早起的习惯,还培养了勤劳刻苦的精神。

“昇达”校办的沈老师告诉记者,现在是暑假,目前只有考研班还在上课,学校尽力为考研学生创造学习条件,同时还专门制定考研奖励措施,鼓励学生走向更高学府。从2001年至今,“昇达”本科毕业生成功考研人数达4369人。

“昇达”教师、台胞吴芳容表示,在“昇达”任教薪资虽然没有创业时丰厚,但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与教学理念。他被王广亚艰苦、朴素、执著的创业精神与教学理念感动,所以决定在“昇达”任教。

被王广亚办学理念感动的还有“昇达”的校友们。2001届“昇达”校友闫大付毕业后就从事教育工作,多年来在教育领域小有成就,并与其他校友一直在深圳创办福桥高中。他说,王广亚老师倡导的“勤俭朴实,自力更生”的教学理念一直在影响他,他也一直秉承这种理念去创办学校。

获平等待遇 “袖珍姑娘”被录取

“他是一位特别慈祥的老先生,倡导的‘勤俭朴实,自力更生’教学理念让我很受用。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,只想踏踏实实的学习与工作,而‘昇达’校风就是希望我们如此。”这是郑州“昇达”1995级会计学院毕业生王志锋对王广亚最深刻的印象。  

近日,记者拨通了正在江苏省泰州市上班的王志锋电话,她声音清脆,性格豪爽,怎么也不会想到电话另一端是一位只有米的“袖珍姑娘”。王志锋曾经两次参加高考,第一次考取574分,因身高而落榜。第二年她考取565分,怕再次被拒,就找到了“昇达”校长王广亚。  “见到王老先生的那一刻,我就跪下磕头,我非常感谢他给了我唯一的求学机会。”王志锋回忆第一天上学的情景,当得知学校专门给安排到宿舍二楼的下铺,再次被感动。

当时王广亚给予“上学是你的权利,要好好学习,为父母争光,为家乡争光,为祖国争光”的嘱咐,成为王志锋以后学习与生活的巨大动力。

王志锋表示,学校对于特殊群体的照顾,只要过了录取分数线,不仅给予平等学习机会,生活上亦悉心照顾,让学习与生活都无忧。近年,王志锋先被一家台资公司录用,后又被江苏省泰州市一家生产制造企业聘请为财务主管。由此,她很感谢当年王广亚给了她上大学的机会。

关键词: